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参加“第14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09-25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宫笑炎 摄影: 来自:文法学院
责任编辑:赵严俊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紧跟专业发展前沿趋势,提升教师科研与教学能力,我校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王敏凤、宫笑炎两位教师,于2024年9月20日—22日参加了“第14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活动主要包括主旨发言、学术成果展示及口头汇报等三项内容。主旨发言部分主要由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Robert Blackwood(University of Liverpool,UK)、田海龙(中国石油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Luk Van Menset(西交利物浦大学)、Aysa N. Bitkeeva(Research Center on Ethnic and Language Rela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Anthony Pym(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Australia)、 郭龙生(中山大学)、胡婉(西交利物浦大学)等专家学者进行发言,其中赵蓉晖教授以《垂直领域语言模型的社会语言学基础》为题进行发言,她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社会语言学可以对垂直领域语言模型的建构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有助于解决语言模型建构中的核心问题。同时呼吁语言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共同探索语言学的潜力,推进语言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发展。Robert Blackwood教授以《A Multilingual Landscape? From Code preference to the Digital with Detours along the Way》为题,探讨了语言景观研究的领域及发展趋势,呼吁采取更具包容性和灵活性的方法来研究全球背景下的语言景观。田海龙教授就《社会语言学的理论进展:跨学科视角与工具性概念》进行发言,重点阐述社会语言学取得的重大理论进展,强调用跨学科方法和创新概念来理解社会环境中的语言使用。郭龙生教授围绕《新时代中国语言安全的新思考》这一话题,结合我国现实语言生活实际,从语言安全和国家安全角度论述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全球安全倡议指导下的新时代中国语言安全的新思考。
会议还以海报的形式展出学界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部分研究者在各分会场对自己的现有研究或成果进行现场交流。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术性强。参会教师深刻了解了语言学发展的新趋势、新领域及新概念,为汉语课堂教学积累了学科前沿知识,为科研发展确定了新的角度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