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研室党支部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实施细则 (试行)

发布时间:2024-11-16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  摄影:  来自:文法学院    责任编辑: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严肃党内组织生活,推进新形势下党员教 育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 聚力、战斗力,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 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 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新闻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研室支部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党员“主题党日”活动是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按照明确的组织生活主题,在固定时间开展党的活动。党员“主题党日”活动一般每月开展1次。

第三条 党员“主题党日”活动根据活动主题和内容,可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参加。同时,要积极探索组织关系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的办法,确保流动党员能够参加“主题党日”活动。

第二章“主题党日”活动的主要形式

第四条 每次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应选择一个活动主题,除重大活动由学校和学院党委统一确定主题外,一般由教研室支部结合实际自主确定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主要有以下活动方式:

(一)学习教育。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党员按照“两学 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围绕党的重大理论成果、党在新时期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等开展学习讨论,强化“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开展党性观念教育,组织党员对照“四讲四有”标准,经常进行党性分析,学习先进典型,找差距、查不足,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开展党员意识教育,组织党员开展思想汇报、 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强化党员意识,提升思想境界。开展能力素质培训,组织党员定期开展业务能力培训、专业知识研讨、党员精彩一课比赛等活动,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推进工作。紧紧围绕继续教育学院中心工作,组织讨论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党建重点任务、脱贫攻坚、立德树人、 转型发展等重点工作任务。工作推进类活动一般每两个月开展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可随时组织召开。

(三)组织生活。可以结合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员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党组织定期报告工作、“三会一课”、党内定期谈心谈话、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党员定期汇报思想、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基本组织生活制度,确定相应 主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四)结对共建。依托党员活动阵地,在教师、学生、本校兄弟学院和其他兄弟高校党支部之间结对共建,开展交流互助活动,共同谋划活动主题和内容。探索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推动基层党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同步开展。

(五)为民服务。主要以联系服务师生的形式开展。组织开展党员承诺、亮牌示范、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认真落实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深入推进党员干部深入学生宿舍活动。参与服务地区经济发展,服务脱贫攻坚。重点开展“党员先锋行”“亮身份、比贡献、做表率”活动。

第三章 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 党员“主题党日”活动要做到科学安排,充分准备,要有计划、有要求、有过程、有成效、有记录、有总结。每次“主题党日”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在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报道,并将所有资料整理归档。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使党员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第六条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研究制定活动计划,上报党总支批准后组织落实,做好活动记录和宣传报道。党支部委员要带头开展政治学习,带头参加组织生活,带头推动主题活动,带头联系服务群众,形成“头雁效应”。要切实严肃组织生活纪律,对请假没能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党员,及时安排补课;对无正当理由连续2次不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党员,由党支部书记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次不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党员,视情况给予组织处理,将结果报上一级党组织备案。

第七条 广大党员要积极参加“主题党日”活动,要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向党组织讲真话,自觉接受 党组织指导和帮助。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党内生活中 同各种不良倾向作斗争,通过品德锤炼活动,形成实践体会,提升党性修养。

第四章 附 则

第八条 本细则由新闻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研室党支部负责解释。

 Copyright©2018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文法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新郑龙湖镇文昌路1号   邮编:451191  
招生咨询电话: 李老师 0371--62436366   郑老师 0371--62436225